发布时间: 2021-03-12
2021年3月11日新学期伊始,踏着春的气息,乘着课改的热潮,温州市幼儿园课改项目实践园研讨活动在温州市第十一幼儿园双乐园区举行。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苗、鹿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小珍、温州大学前教育专家林炎琴教授等出席会议,第一批、第二批“九把钥匙”实践园共50所幼儿园园长、教师代表参会。本次会议分上下午两场,由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梅春晓主持。
上午场:链接过去,展望未来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咱夸一夸温州学前教育金钥匙九把......”温十一幼七位年轻教师的原创快板“九把钥匙:温州学前教育课改新风尚”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
随后,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陈苗主任给大家介绍了温州学前“九把钥匙”的由来,她指出:九把钥匙正是针对温州市学前教育课改,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一线教师在课改中存在问题而研制的。它是打开一个个难题的锦囊、策略和方法,老师们可以直接操作实践,在边改边做的过程中真正有所领悟改变观念。从九把钥匙出发,夯实学前教育地基,培养有“敢想敢拼敢创”的温州人是学前课改的总目标。
紧接着是第二批“九把钥匙”实践园的授牌,来自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乐清市、瑞安市、经开区等县市的30个幼儿园园长上台领取实践园牌匾。温州学前教育指导中心陈苗主任、鹿城区教育局陈小珍副局长、温州市大学林炎琴教授一一为他们授牌。沉甸甸的牌匾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信任。20所加上30所,50个精英团队凝结相聚,携手并进,温州学前教育的课改未来更可期。
然后,举行是九把钥匙之单把钥匙运用的故事分享:来自温州市第十一幼儿园胡彬老师与乐清市机关幼儿园陈慧慧老师分别与大家分享了“手账式口袋书”和“智慧口袋书”的研发与使用策略。
瑞安市湖岭镇中心幼儿园朱丽丽老师的《四走四筛 优化课程资源》,讲述她们为了利用好周边资源,通过筛选—重组—利用等方式,将周边资源引入幼儿园活动。
温州市第四幼儿园朱芒芒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谱写“三部曲”共享课程将设“双重奏”》,展示了如何邀请家长通过“观察”“体验”“共建”三个步骤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
泰顺县中心幼儿园的翁旭艳老师通过主题“秋叶飘飘”的讲述,将K-W-L记录表的基础、升级具体用法、“KWL+”架构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非常值得其它幼儿园学习。
平阳县鳌江镇实验幼儿园总园邱富明老师分享的《“4个1”行动遇见有故事的环境》经验让与会者分享到“以生为本”的环境创设理念。
泰顺县三魁镇幼儿园郑善娟老师《巧用“山”的园本资源初探野趣游戏空间》的故事分享,以打造“后山欢乐场”为例展示如何充分利用山区自身资源,为幼儿创造富有农村特色的游戏空间。
瑞安市罗山幼儿园陈杨杨给大家带来了《走进观察发现儿童》的发现式观察故事,通过看和记,思和享,读和比三个阶段,让大家了解如何从一个不会观察的老师变成一个真正会观察,会发现孩子“哇时刻”的老师。
评价往往是最难的,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永嘉县岩坦镇溪口幼儿园瞿双双通过《嵌入式小评价的运用策略》将自己幼儿园“养成好习惯”的案例和收获与大家进行分享,让我们看到了嵌入式小评价是如何助推幼儿和课程的发展。
九所实践园的深入实践,九把钥匙的创新使用,九个不同成果展示与分享,让新加入的30个实践园对温州学前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
下午场:聚焦班本,智慧审议
在黄若梦、郑乐洋两位老师带来《陪我长大》的悠扬歌声中,下午的活动开始了。首先是温州市第十一幼儿园王畅园长聚焦《多把钥匙的组合实践与运用》的经验交流,王园长从精心确定,谋划管理,赋权信任,创新与梳理四步骤向大家分享了十一幼人的实践经验。
接着,由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的梅春晓老师组织现场第一批20个实践园教师开展班本化小审议的教研,通过问题提出、实地勘察、现场提问、集中研讨、方案汇报五个环节中对原教案进行班本化的审议与调整。
最后,温州大学林炎琴教授对本次活动做出了专业性点评,林教授指出九把钥匙体现了教育公平,它囊括了课程的所有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并且真正做到在理论引领、实践思考、同伴交流中进行,是开启课程改革的必要之路。
本次活动促进了实践园之间的交流和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忘教育初心,怀揣教育梦想,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相信在温州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的带领下50所实践园能在课改的浪潮中链接过去展望未来破茧成蝶,为温州学前课改做好榜样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