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04-26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首位教育、学在鹿城”品牌首位度,鹿城区教育局以实施鹿城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为抓手,开设“高标建设” “人才高地” “全域优质” “育人提质” “终身学习” “智慧教育” “评价改革”七大系列,通过“鹿城教育发布”公众号推送“学在鹿城”的最新进展、最亮举措和最优成效。
今天,为大家带来学在鹿城·全域优质⑧ | 超有料!鹿城区这场教育共同体推进会干货满满
4月15日,鹿城区教育共同体推进会在温州市第三十中学上戍校区举行。会上有工作交流、专家点评、沙龙论坛,干货满满!
讲举措、亮成绩、晒成长。会上,温州市第二中学、温州市实验中学、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温州市绣山中学5所优质校,就共同体开展以来的工作进行详细汇报。从他们的汇报中可以看到,各教育共同体立足潜质校发展基础与现实需求,纷纷亮出了一系列硬核举措。如温二中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线,借助联合教研、青蓝工程、命题研究等,助力温二十三中教师素养提升;市实验中学推出“双师制”模式,实行备课-上课-反馈-提升教学全过程帮扶,有效提升双屿中学教学质量;南浦实验中学紧扣“筑梦·追梦·逐梦”主题,最大化敞开管理、教学、德育资源,助力仰义中学梦想课程体系落地;教研院附校集团派出5人“智囊团”入驻温三十中,在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培育上开展全方位指导;绣山中学将学业质量数据分析体系引入鹿城实验中学,组建学科工作坊,实现两校共建共享。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胡玫、温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吴君宏等专家认真聆听学校工作开展情况,并进行了针对性点评与指导。
沙龙环节里,5位潜质学校一线教师围坐在一起,畅谈学生的成长与变化、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短短一场沙龙,让与会人员真切感受到了潜质学校的改变与进步,包括学生的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包括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峰表示,教育共同体办学模式是行得通的,是有成效的,而且成效非常突出。他强调,全区教育系统要提高站位,坚定立场,牢固树立区域教育一盘棋思。潜质学校要不断积累经验,巩固成果;优质学校要持续探索研究教育共同体2.0版本;各职能科室要密切关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要素保障、加大资源注入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共同将城乡共建型教共体工作抓好、抓细、抓实。
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剑波作指导性发言。他认为,鹿城在教育共同体方面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要持续发力,做大做强做优品牌。他要求,鹿城要勇于承担窗口角色,要提高站位对标先进、适度吸纳有效借鉴、创造性内化生成;鼓励鹿城要善于争取资源倾斜,尤其要不遗余力地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不断争取空间资源、财政倾斜;勉励鹿城要敢于优化管理机制,工作部署要“趁早”、工作责任要“压实”、工作推进要“有序”。他同时也表达了对鹿城教育的新期待。
随后,会议正式启动了小学城乡共建型教育共同体组建工作,这也预示着下阶段工作已拉开了序幕,鹿城教育的步伐持续有力,一直在路上。
据悉,2020年6月,鹿城区教育局萌发了教育共同体办学思路,并提出了联合办学设想。经多次调研、多方研究,最终在2020学年第一学期完成了5对联合办学型初中教育共同体的组建工作,并同步出台了包括组建共同体联合发展委员、35岁以下教师100%结对帮扶青蓝工程、刚性派出一定数量管理教学力量、个性化项目帮扶全面提升同步推进、办学成效教育质量捆绑考核奖励等联合办学新举措。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与省教育厅在随后提出的城乡教育共同体、初中强校工程等思路不谋而合,这充分说明了鹿城教育工作高度的前瞻性与务实创新的精神。
下一步,鹿城区教育局将根据上级有关部署,不断深化教共体工作,未来三年,将组建各类教共体15个以上,持续丰富工作内涵,同步实施全覆盖型名师工作室、多形式教师流动等举措,激发新动能,着力推进区域教育全面优质发展。
鹿城区初中教育共同体领导小组成员科室、初中教育共同体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小学城乡联盟(拟组建共同体)学校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等近10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