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鹿城区教育局:首位教育,学在鹿城 | “红耀百年·教育同行”温州市教育部门一把手访谈

发布时间: 2021-08-30

“红耀百年·教育同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打造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是温州教育系统的重大使命。温州市教育局联合温州电视台《温州教育》栏目共同推出各县(市、区)教育部门一把手访谈系列专题片,就打造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谈初心、话使命、定目标、抓落实。第一期节目走进鹿城区教育局,一起来对话陈胜利局长。

点击播放视频

【短片】陈胜利:大家好,我是鹿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胜利。近年来,鹿城区教育局持续实施“首位教育,学在鹿城”发展战略,以“再怎么投入都不为过”的决心发展教育事业,集全区之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教育体制机制,统筹发展各类教育,鹿城教育再次驶上大发展、大转型、大提升的快车道!

【主持人】陈局您好,鹿城作为温州的主城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深受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在“首位教育,学在鹿城”发展战略的引领下,鹿城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不少工作亮点,首先请您谈一谈鹿城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陈胜利】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优质、均衡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提出打造“学在鹿城”品牌建设,以实施鹿城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教育高地先行区,树立未来教育新标杆。在“十四五”期间,要争取创成“三区四地”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未来教育创新区”,把鹿城打造成领航全市教育发展的新高地、优秀学子的首选地、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地、“未来教育”的创新地。

【主持人】集团化办学,是鹿城教育的一张金名片。经过多年的探索,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能谈一谈鹿城在集团化办学方面的一些做法吗?

【陈胜利】鹿城的集团化办学开始于2003年,普及于2008年,并于当年被中央教科所评定为全国21个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之一。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生动实践,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了“紧密型教育集团”“组合型教育共同体”两大模式,探索出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径。

2020年6月,在全面梳理集团化办学的有效经验及成熟模式的基础上,萌发了介于“紧密型”与“组合型”之间的“教育共同体”办学思路,并提出了“以城带乡”联合办学的办学设想。这样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与浙江省教育厅在随后提出的城乡教育共同体思路不谋而合,这充分说明了鹿城教育工作高度的前瞻性与务实创新的精神。目前,鹿城教育共同体工作成效凸显,并形成了完备的“1+2+3”运作机制,即一套制度、两个专班、三种样态。

【主持人】您刚刚讲到,目前鹿城区已经探索形成了三种较为突出的教育共同体办学样态。能否给我们详细说一说呢?

【陈胜利】第一种是联合办学型教育共同体,指一所城区优质初中结对一所潜质初中的“1+1”结对模式。目前,已成立5对,如温州市实验中学和双屿中学、温州市第二中学和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等。通过组建教育共同体联合发展委员会、35岁以下教师100%结对帮扶“青蓝工程”、办学成效教育质量捆绑考核奖励等一系列硬核举措,有效推进鹿城区学校共同发展。

第二种是初小组合型教育共同体,选取地理位置相对接近的一所初中与一所小学组成教育共同体,探索初小衔接教育新模式。目前已设立第一批15对初小组合教育共同体,像南浦小学与南浦实验中学、广场路小学和市实验中学等。他们通过课程融合、教研协作、师生互访等多方面的两校互动,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初中教育教学生活,提高区域教育整体质量。

第三种是城乡共建型教育共同体,指一所城区优质学校结对一所乡村学校,以城带乡、以优扶弱,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传帮带作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同时,在学段上从初中拓展到小学,基本实现乡村学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目前,已建立5对结对学校,如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和上戍中学、蒲鞋市小学与岙底小学等,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帮扶活动近200次,覆盖师生10000余人次。

【主持人】教育共同体,是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创新举措,是推进区域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的有力抓手,那么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和探索,目前鹿城教育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陈胜利】一是有效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目前,鹿城区义务教育段集团化覆盖率达96.9%,实现了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全覆盖,促使薄弱校尽快驶入快速发展轨道,优质教育资源总量逐年增加。二是有效促进学校内涵提升。通过集团化办学,用好、用足、用活名校资源,呈现出两“加快”、两“缩短”的特点:加快了优质资源增值速度、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缩短了学校提质升级周期、教师专业发展周期。各集团校积极推进特色化办学,展现出“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生动局面。三是有效推动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发展制度上,明确集团化办学模式,为名校的扩面和弱校的提质提供新的发展机制和环境;资源配置上,政府通过组建若干集团校,对资源进行均衡配置;集团校对各校区进行优化重组,促进资源二次配置;管理机制上,集团校实行统一或协作管理模式,形成城乡教育管理新机制,初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同时,鹿城教育共同体作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专题报道8次。

【主持人】那接下来,鹿城教育在集团化办学上还有哪些规划和举措,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陈胜利】一是扩大总量,将继续实施集团化办学策略,扩大教育共同体覆盖范围,三年内实现公办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二是拓宽路径,持续丰富工作内涵,同步实施全覆盖型名师工作室、多形式教师流动等硬核举措,推进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三是强化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切实强化经费、人员、土地等要素保障,以教育共同体结对帮扶为有效载体,不断缩小校际差距,助力打造教育新高地,为共同富裕贡献教育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